癌症的靶向治疗存在着这样一个趋势: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靶向药物种类增多、覆盖的适应症更加广泛,靶向药物的研究正在从“常见突变靶点”向“罕见突变靶点”逐渐推进。
在生命临终的前六个月,一种试验性的治疗救了托尼·伯顿(Tony Burton),如今他已重回正常生活。
临近年底,小编将要送给各位肺癌癌友们一份额外的礼物!就在11月25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官网发布了2021年第一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实践指南。
最新版的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推荐肺癌患者应检测的靶点为EGFR、ALK、ROS1、BRAF、KRAS、NTRK、PD-L1及新兴靶点MET、RET、HER2,另外还有肿瘤突变负荷(TMB)。
MET突变在所有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2%~4%,属于罕见靶点,也是NCCN和SCSO指南中共同推荐的12种肺癌患者必检测靶点之一。
作为首款获批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ROS1/ALK抑制剂,克唑替尼为许多治疗方案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10月20日,阿斯利康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靶向抗癌药奥希替尼)的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