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有几款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正在临床招募中,这意味着,国内的患者终于有机会免费用上之前望尘莫及的天价抗癌药!
以靶向治疗为代表的癌症“精准治疗”,顾名思义,是一类建立在对癌症有精确认知、并发动精准“攻击”的基础之上的治疗手段。
根据2021年欧洲肺癌虚拟大会上提供的前瞻性数据,与历史发生率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时期出现脑转移的发病率更高。
过继细胞疗法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结合将会是打破僵局的替代疗法!
美国的“天价”电场疗法正式启动了在中国的临床试验招募,国内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将有机会免费接受治疗,由于名额有限,想参加的患者可尽快致电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进行评估。
在各类手段的“接力”之下,有报道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最长生存期,已经超越了10年!
约半数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一代EGFR-TKI治疗失败是由于T790M突变导致的,目前针对这一突变的药物仅有奥希替尼获得批准。
Olmutinib(HM61713)是韩美药品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已于2016年在韩国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 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Lazertinib(YH25448,商品名LECLAZA)是韩国柳韩洋行(Yuhan)研发的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韩国之外的权益已转让给美国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
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将目前肺癌常见的十大突变靶点可用的靶向药物及最新研发进展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