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临床与转化报告》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NCT04264975)揭示,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联合PD-1抑制剂用于抗PD-1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治疗时展现惊人疗效。
2025年3月27日,全球肿瘤医生网特别邀请江西善泰健康董事长王京苏教授为大家深度讲解人体内强大的隐形器官--肠道菌群,同时病友们可以在线提问,直播结束后将为大家在线解答,机会非常难得,肿瘤病友和家属快报名参加吧!
近期,全球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刊发了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维生素D不仅具备调节钙吸收的基础功能,还能够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强化机体对癌症的免疫防御能力,甚至能够显著提升免疫治疗的效果。
《临床肿瘤学杂志》近期报道了一项关于“益生菌对接受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近五年,众多里程碑式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肠道菌群可能是改善癌症治疗的关键,也让基于肠道微生物的疗法可以帮助更多患者对免疫疗法做出更好的响应,这成为几十年来癌症治疗的最大突破之一,也成为全球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期全球知名《BMC胃肠病学》杂志报道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益生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联合使用,能显著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消化健康、免疫反应及总体预后。
2025年2月19日,全球肿瘤医生网特别邀请江西善泰健康董事长王京苏教授为大家深度讲解人体内强大的隐形器官--肠道菌群。
近年来,一种更为先进、个性化的健康方案 —— 私人定制益生菌,正迅速进入大众生活,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健康新体验。
近年来,随着科研人员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持续深入,一种创新型医疗技术——肠道菌群移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为众多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小小的益生菌在对抗肿瘤的战场上,正发挥着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
益生菌被定义为“一种活的、非病原性的微生物”,当摄入达到足够数量时,它们在维护宿主健康、保护宿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迎来了一股新的热潮——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这一创新方法通过调整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旨在提升免疫疗法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传统治疗手段反应不佳的患者。
近期,《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在抗癌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研究人员对 100 多项涉及癌症与微生物组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肠道中的菌群组合与癌症治疗后,肿瘤生长促进微环境形成可能性的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在癌症治疗的道路上,肠道菌群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一种名为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的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建议肿瘤患者在过节期间,要注重饮食营养均衡、提倡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根据不同的治疗阶段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癌症,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词汇,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益生菌在抗癌治疗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潜力,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有朝一日,肿瘤学家可能会利用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来提高治疗效果。这一曾经的设想,如今已经走进现实!
近些年,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这些微小的生物在我们的健康与疾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肠道中的菌群,它们不仅是人类“第二大脑”,更在抗癌治疗中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在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肠道菌群及癌症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成果,文中深度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近年来,益生菌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潜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科学界和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益生菌,原本以其对肠道健康的有益作用而被人们所熟知,但现在,它们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到癌症的战斗中,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今天,人们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不断探索,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癌力量,逐渐受到科学界和大众的广泛关注。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机体与外界接触最大的器官之一,会不断接触各种微生物及抗原,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肠道进化出了独特的区域免疫功能,通过益生菌及菌群移植重建肠道微环境,从而起到重新调整免疫稳态的作用。
人参皂苷Rh2属于人参中的高活性稀有人参皂苷,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免疫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因其调节癌症信号传导的能力而成为“抗癌新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疗法。
恶病质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以体重下降(骨骼肌和脂肪组织损失)、代谢调节失衡和食物摄入减少为特征。
2024年3月14日,我国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世界顶级期刊《细胞(CELL)》上发文称,他们历经五年时间,发现人体粪便中的主要成员——肠道菌群,可以产生小分子代谢物吲哚丙酸(由益生菌约氏乳酸杆菌产生),用以持续调动T细胞。
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全球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
2024年7月19日,全球肿瘤医生网特别邀请江西善泰健康董事长王京苏教授为大家深度讲解人体内强大的隐形器官--肠道菌群,同时病友们可以在线提问,直播结束后将为大家在线解答,机会非常难得,肿瘤病友和家属快报名参加吧!
“民以食为天”,对肿瘤患者而言更是如此,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道了两项关于粪菌移植治疗癌症患者新发或难治性免疫性结肠炎的相关研究,再次验证了肠道菌群在提高抗癌疗效、改善癌症治疗副作用方面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款触手可及但又很容易被患者忽视的新型肿瘤免疫疗法,那就是“肠道菌群”。
益生菌是一类“活的、非病原性微生物”,可在适量情况下,为其宿主提供多种有益影响。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拥有百万亿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人体约70%的免疫细胞都集中在肠道。
研究发现,营养不良、免疫失衡、代谢异常、炎性反应等,通常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病程。
益生菌等肠道菌群的应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癌症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副作用。
如何成功清除肿瘤,不再复发?这个答案是所有肿瘤患者和家属都迫切想知道的。
肠道菌群强大的抗癌力量再次实锤!近期一项发表在国际重磅期刊《细胞》上的研究引起轰动!
500份功效型调节免疫营养产品今幸胶囊(稀有人参皂苷)免费体验申请啦!!!
2023年3月14日下午,全球肿瘤医生网与浙江亚克药业成功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基因药物汇将与大家分享一篇大型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统计了5726例患者的转归,并分析了胸腺肽α1在这部分人群当中的效果。
全球肿瘤医生网特别邀请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袁志刚为肿瘤患者深度讲解了究竟该如何提升免疫。
对于平均年龄大、并发症多、免疫功能低下的肿瘤病友们来说,发展成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2022年12月30日,全球肿瘤医生网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综合科 丛明华 教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肿瘤患者深度讲解究竟该如何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升免疫。
水肿部位一般为颜面部、四肢,皮肤浮肿发亮,按压后有凹陷。
首先明确怎样才算是便秘。一般来说,排便费力,大便干燥量少,排便次数少(一周少于3次)即为便秘。
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菌群失调,有的是因为感染,有的因为胃肠功能减弱,很多食物不耐受等等。
当我们在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时,其中的芥子油苷会分解为吲哚、腈、硫氰酸盐和异硫氰酸盐等生物活性化合物。
放疗和营养不良之间的“纠葛”值得每一位肿瘤患者重视。
对于出院后的康复期肿瘤患者,既要结合肿瘤治疗及机体的代谢状况,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肿瘤患者却陷入了以下常见的饮食误区。
民间有 “癌症患者不宜进食海鲜,海鲜有发癌作用”的说法,认为海鲜、蟹这类食物是“发物”,都不能吃。
其实肿瘤患者能否吃月饼,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的不同阶段来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你知道么?在人体内,除了我们熟知并能通过各项检查看到的组织器官,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隐形器官--肠道菌群。
研究表明,富含各种蔬菜,水果,全谷类,豆类和其他植物性食物的饮食有助于降低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
当免疫力较低时,会导致患者不能耐受后续的治疗,痛苦加剧,生活质量降低,严重的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棉花中可提取抗癌物质!国内抗癌研究再传好消息。
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80%,其中,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8%。
放疗后肿瘤病人饮食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放疗患者临床常见口干舌燥,苔红光剥,脉弦细数等热邪伤津之症。
这一次,基因药物汇就来给大家简单地科普一下,癌症患者能不能喝酒?如果不能喝酒,癌症患者可以喝点什么?
Nature最新公布的这项研究再次让医学界振奋!肠道菌群已经成功帮助癌症患者获益于免疫疗法,达到完全缓解!
营养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若营养不好,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甚至以后不良反应会增长,导致患者其他费用增加等。
机体微生物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多个方面直接相关,科学家们认为肠道菌群对人类免疫系统健康十分重要。
随着不断的探索,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E可能会发挥更强大的功能-对抗癌症!
基因药物汇就来和大家聊一些营养的话题,关于这种很可能比癌症本身还要更可怕的继发性疾病——恶病质。
相信90%的人都不知道,这些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维生素,竟然还在防癌抗癌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
有朝一日,肿瘤学家可能会利用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来提高治疗效果。这一曾经的设想,如今已经走进现实!
对于肿瘤患者和家属来说,除了临床上的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标准治疗手段外,最关心的两大话题就是怎么吃以及如何提升免疫?
一旦免疫力下降,癌症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便会变得低下,易发生反复感染。
对于肿瘤患者和家属来说,除了正规的临床治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补?需不需要吃营养品或者膳食补充剂?究竟哪些元素是肿瘤患者需要补充的?
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全球肿瘤医生网举办的“战癌行动”大型科普云讲堂特别邀请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教授给大家全面的饮食和营养指导。
西柚(学名葡萄柚)这种水果,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挺复杂的。
根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发布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0%~10.0%。
胸腺肽属于免疫调节疗法,已经被广泛用作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一些观点认为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肿瘤患者属于营养风险高危人群,平均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30%以上,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接近50%,这意味着一半的患者都存在影响不良。
2022 年 3 月 16 日,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2022年《癌症幸存者营养和身体活动指南》,这是美国癌症协会 (ACS) 发布的第三份指南,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给癌症幸存者及其家人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免疫力人体中的最坚固的一道防线,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足够强大,任何病毒,细菌,甚至癌细胞都无法伤我们一分一毫!
最近有多项研究表明,健康的肠道菌群可以保护很多人免受某些癌症以及转移的侵害。
通过调节肿瘤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被誉为攻克癌症的新希望!
曾经有肿瘤专家指出,约有80%~90%的癌症晚期患者,并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癌症的各种并发症和意外。
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究竟该如何过个平安年?尤其是康复期的患者应该如何预防复发?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
营养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营养不良及肿瘤恶液质的发生。
免疫力低下还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病情恶化!此时提高免疫力尤为是防癌抗癌的关键!
血液中的镁含量是免疫系统应对病原体和癌细胞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谈到免疫力,可能在新冠疫情爆发时期才普遍被大众提及。对于老百姓来说,对于免疫力的认知是极为浅表的。
由于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免疫系统,全天24小时不停歇的工作,保护我们不受伤害。
近期,美国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时吃更多富含纤维的食物,比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的患者存活时间更长!
相信不少患者已经听过“癌症患者不能吃西柚”这个说法,不过肯定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第一次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