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户端,和病友交流
点击下载
返回
肿瘤免疫治疗

预防性和治疗性癌症疫苗双线发力,这些抗癌疫苗还可延长生存、击退转移灶,横扫肺癌、卵巢癌等

2025-08-21 16:4076

  预防性和治疗性癌症疫苗双线发力,这些抗癌疫苗还可延长生存、击退转移灶,横扫肺癌、卵巢癌等

  据“SUNO NEWS(太阳新闻)”报道,印度公共卫生研究所近日披露,Punjab(旁遮普省)已研发出一款有助于预防女性乳腺癌的疫苗。

  著名医学专家Javed Akram(贾维德・阿克拉姆)教授表示,该疫苗对乳腺癌预防具有积极意义,他进一步解释:若女性在12岁时完成三剂疫苗接种,有望终身免受乳腺癌侵害。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之后,全球范围内又一款癌症预防性疫苗。尽管其能否像HPV疫苗般实现全球广泛推广仍需时间检验,但这一突破已然为女性健康防护事业注入新动力,也让人类对抗癌症的征程再添助力!小编也将持续关注并及时报道该疫苗的后续消息。

  预防性乳腺癌疫苗的报道

  ▲截图源自“SUNO NEWS”

  癌症疫苗"治疗"与"预防"双线发力:防癌有新策,治癌有新招

  癌症疫苗与传统认知中的疫苗有显著区别,按应用目的主要分为预防性癌症疫苗、治疗性癌症疫苗两大类。

  预防性癌症疫苗

  主要适用于高危人群,核心作用是预防特定癌症发生,典型代表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目的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本文开篇提到的巴基斯坦研制的这款“乳腺癌疫苗”也属于预防性癌症疫苗,目的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治疗性癌症疫苗

  临床上提及的癌症疫苗多特指此类,针对已经确诊癌症的人群,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癌细胞,目的是预防肿瘤术后的复发与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此类疫苗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1、mRNA/DNA类疫苗:可编码全长肿瘤抗原,促使抗原呈递细胞(APC)呈递多种抗原,激活体液与细胞免疫;其中 mRNA疫苗通过编码肿瘤特异性抗原(如 TSA、TAA)对抗癌细胞,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实体瘤。

  2、细胞类疫苗:由细胞或细胞碎片制备,能引发广泛免疫反应,如树突状细胞(DC)疫苗等。

  3、肽类疫苗:含特定肿瘤抗原表位成分,针对特定抗原位点起效,常用于肝癌、宫颈癌等治疗。

  4、病毒载体类疫苗:以改造病毒(如工程化溶瘤病毒)为载体,呈递大量肿瘤抗原并引发长期免疫记忆,生产过程较复杂。

  近年来,科研人员持续拓展癌症疫苗的应用边界,致力于实现“一针治疗癌症”的美好愿景,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推动癌症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

  对抗HER2阳性乳腺癌!ERBB2疫苗破解免疫难题,助力多数患者达临床获益免疫水平

  除开篇提及的巴基斯坦乳腺癌预防性疫苗(针对未患病人群,用于预防乳腺癌发生)外,目前还有多款乳腺癌治疗性疫苗,此类疫苗针对已确诊患者,可提升其免疫力、对抗癌细胞,并预防癌症术后复发与转移。

  近期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后,ERBB2(曾称HER2)特异性免疫的产生(尤其针对该蛋白胞内结构域ICD的反应)与良好临床结局相关;但仅少数患者治疗后会产生ERBB2特异性免疫反应,而能提升ERBB2特异性Th1细胞水平的疫苗,可使多数患者达到与临床获益相关的免疫水平。

  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展1期非随机临床试验(NCT00436254),共纳入66例ERBB2阳性晚期(Ⅲ期、Ⅳ期)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51岁(范围34-77岁),其中65人完成3次疫苗接种(设10μg、100μg、500μg三个剂量组)。

  结果显示:截至报告撰写时,所有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详见下图A)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详见下图B)均未达到,且各组间OS、PFS的成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Kaplan-Meier曲线显示,100μg组(第2组)与10μg组(第1组)、500μg组(第3组)的OS曲线从约40个月开始分离,PFS曲线从约30个月开始分离,且该分离趋势持续至随访结束。

  ERBB2疫苗治疗乳腺癌的数据

  ▲图源“JAM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晚期耐药有新解!OSE2101疫苗突破ICB治疗瓶颈,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显著延长,远超标准治疗

  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最终会面临两种耐药情况:要么病情迅速进展(原发性耐药),要么在获得持久疗效后出现进展(继发性耐药)。近期ATALANTE-1临床研究发现,对于经连续化疗(CT)-ICB治疗后产生继发性耐药的患者,癌症疫苗OSE2101或能在ICB治疗失败后增强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与单纯化疗(CT)相比,OSE2101不仅能提高患者生存率,还在生活质量、ECOG体能状态(0或1级)维持及安全性方面,均展现出统计学优势。

  OSE2101是一种T细胞特异性免疫疗法,核心机制是诱导针对NSCLC中常过度表达的5种肿瘤相关抗原(TAA:HER-2/neu、CEA、MAGE2、MAGE3、p53)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晚期NSCLC患者中,OSE2101诱导的免疫反应越强,患者生存期越长。

  该研究共纳入219例符合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无可用靶向改变、且序贯或同步CT+ICB治疗失败,其中118例为序贯ICB治疗后产生继发性耐药的患者。所有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配至OSE2101组(n=139)或标准治疗(SoC,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组(n=80),构成意向治疗(ITT)人群,中位随访时间为24.8个月(95%CI:15.7-30.3个月)。

  结果显示:在继发性耐药亚组中,OSE2101组总生存期(OS):显著优于SoC组,分别为11.1个月 vs 7.5个月(详见下图);OSE2101组12个月OS率为44.4%(95%CI:32.8%-54.6%),SoC组为27.5%(95%CI:14.3%-42.4%)。所有预定义亚组中,OSE2101均较SoC展现出一致的生存优势。

  OSE2101疫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数据

  ▲图源“ESM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此外,OSE2101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PS)为7.7个月(95%CI:5.6-9.7个月),显著长于SoC组的4.6个月(95%CI:3.1-5.8个月)(详见下图)。

  OSE2101疫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数据

  ▲图源“ESM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古巴CIMAvax-EGF疫苗通过"饿死"癌细胞,让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从0→23%,ESMO见证消退奇迹

  除上文提及的OSE2101疫苗外,肺癌领域还有一款知名治疗性癌症疫苗——古巴CIMAvax-EGF疫苗。这是一种人重组抗表皮生长因子(EGF)耗竭免疫疗法,由载体蛋白重组P64与重组人EGF偶联而成。历经20余年研发,其核心抗癌机制是通过“饿死”癌细胞发挥作用:目前已在古巴、秘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哥伦比亚、阿根廷、白俄罗斯等国获批使用,更在3期临床研究中创下“将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从0提升至23%”的突破,相关数据同步发表于《肿瘤防治杂志》。

  该3期研究共纳入4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疫苗接种组(接受CIMAvax-EGF疫苗回输)、对照组(仅接受支持性治疗)。

  结果显示: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43个月(疫苗接种组) vs 9.43个月(对照组)。入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37%(疫苗接种组) vs 20%(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疫苗接种组) vs 0%(对照组)。

  此外,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曾报道过一则CIMAvax-EGF疫苗的振奋案例:1例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该疫苗治疗后,临床与放射学评估均达到疾病稳定(SD)状态,并持续维持高抗EGF抗体反应;首次接种疫苗12个月后,出现肿瘤消退(详见下图)。

  ▼该患者接受CIMAvax-EGF疫苗治疗前(左图)、治疗12个月后(右图)的胸部X光片对比

  古巴肺癌疫苗的治疗效果

  ▲图源“Ann Onco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如何寻求癌症疫苗帮助

  1、古巴肺癌疫苗:想寻求古巴肺癌疫苗帮助的患者,可考虑出国就医、邀请古巴专家会诊或向古巴医疗部门申请肺癌疫苗,具体可咨询医学部。

  2、其他癌症疫苗:目前有几款癌症疫苗,正在招募恶性肿瘤患者,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头颈癌、宫颈癌等癌种!想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可将近期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出院小结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评估申请!

  引爆抗癌圈!WT1-DC疫苗+NK细胞组合拳,让晚期卵巢癌患者,转移灶消失、腹水锐减,癌标持续下降

  2024年3月,国际知名开放期刊《Cureus》报道了一则重磅案例:“联合应用WT1-DC疫苗+NK细胞疗法+化疗,让IV期卵巢癌显著缩小”,一时间引爆了抗癌圈!

  该案例中的患者,产后半年因腹水就诊,确诊为IV期双侧卵巢癌伴全身多发转移。患者未接受手术与放疗,初始仅采用“紫杉醇+卡铂(AUC5)”化疗;因医生评估预后不佳,后续调整方案为“WT1-DC疫苗+化疗(纳武单抗)+多轮NK细胞疗法”,治疗结果显著:

  1、肿瘤标志物下降:每次NK细胞注射后患者体温均超40℃(提示体内免疫反应激活):第3次治疗后,癌胚抗原(CEA)、CA125明显下降;第4、5次治疗后,两项指标持续降低。

  2、腹水明显减少:治疗前,腹部CT提示患者存在大量腹水(详见下图A);WT1-DC疫苗治疗初期,患者腹水仍较多;NK细胞治疗第56天后,腹部CT显示腹水较确诊时显著减少,肝转移灶也缩小,提示NK细胞疗法对腹膜播散的控制效果显著(详见下图B)。

  WT1-DC疫苗+N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效果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全身转移灶缩小/消失:WT1-DC+NK细胞联合治疗前,PET-CT可见原发性卵巢癌病灶,伴腹膜、肝、肺、骨等多处转移(详见图A)。联合治疗第142天,PET-CT显示原发性肿瘤明显缩小,肺转移灶、腹膜播散灶消失,肝转移灶缩小(详见图B)。

  WT1-DC疫苗+NK细胞治疗卵巢癌全身转移灶的效果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癌症疫苗历经数十载的发展,逐渐从早期基础研究转向了临床试验阶段,全球在研的抗癌疫苗临床研究项目多达200余项。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注射疫苗,唤醒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及杀伤癌细胞,同时产生免疫记忆反应,让免疫细胞发挥持续的保护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可以辅助癌症疫苗准确地识别肿瘤的特征,以提高抗癌的效果。

  上文中提到的癌症疫苗,有一些国家已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有一些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我国也开展了多项癌症疫苗的临床试验,并且已经开始正式招募患者,想参加的患者可咨询医学部,了解详细的入排标准,并进行初步评估。

  参考资料

  [1]Besse B,et al.Randomized open-label controlled study of cancer vaccine OSE2101 versus chemotherapy in HLA-A2-posit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resistance to immunotherapy: ATALANTE-1[J]. Annals of Oncology, 2023, 34(10): 920-933.

  https://www.annalsofoncology.org/article/S0923-7534(23)00790-1/fulltext

  [2]Gonzalez G,et al.Alfonso L, Osorio M, Neninger E, Garcia B, Mulet A, Perez R, Lage 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based cancer vaccine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herapy. Ann Oncol. 2003 Mar;14(3):461-6.

  https://www.annalsofoncology.org/article/S0923-7534(19)47831-9/fulltext

  [3]Nagai H,et al.Late-Stage Ovarian Cancer With Systemic Multiple Metastases Shows Marked Shrinkag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Wilms' Tumor Antigen 1 (WT1) Dendritic Cell Vaccine, Natural Killer (NK) Cell Therapy, and Nivolumab. Cureus. 2024 Mar 22;16(3):e5668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960621/

  [4]https://english.sunonews.tv/health/health-tips/Breast-Cancer-Pakistan-develops-first-ever-vaccine/1755457200-8131

紧急通知!如果您有相关基因靶点突变(如EGFR/ALK/NTRK/HER2/claudin18.2等),请速联系我们,为您申请临床新药,获取营养补助等

1. 添加医学顾问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2. 备注【癌种】申请方舟援助金

咨询医学顾问

拨打患者咨询电话:400-666-7998

同类癌症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