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细胞疗法治疗肺癌、肠癌、宫颈癌等,帮助患者从持续恶化到两周康复出院,长期缓解案例就在身边
据外媒报道,一名42岁的4期结膜黑色素瘤女性患者,在对多种免疫疗法均无应答的情况下,接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后取得显著疗效:肿瘤成功缩小,仅两周便康复出院,出院时状态良好,目前肿瘤仍在持续缩小中。
这一真实案例连主治医生都感叹不可思议,它不仅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更标志着个体化细胞免疫治疗在难治性癌症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中,就隐藏着对抗实体瘤的“天然大杀器”。这一突破为无数在绝望中挣扎的生命点亮了战胜病魔的曙光。
更令人振奋的是,首款TIL疗法产品Lifileucel(Amtagvi)已于2024年2月16日在美国正式获批上市;与此同时,中国针对宫颈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实体瘤的多项TIL疗法临床研究正在稳步推进,这意味着中国患者也有机会受益于这款“唤醒自体抗癌力量”的新型疗法。小编希望通过此文让更多患者了解TIL疗法,对于正在与癌症抗争的你而言,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希望的信号,每一次临床推进都在缩短与康复的距离,为你对抗病魔的过程增添更多选择与胜算!
结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抗癌逆袭:从多次住院到肿瘤消退,TIL疗法化身救命稻草,肿瘤持续缩小、两周康复出院改写生存结局
该患者于2014年被诊断为结膜黑色素瘤,复发风险较高,最初接受了眼部结缔组织肿块切除术。遗憾的是,2020年病情复发,随后两年间先后使用免疫治疗药物伊匹单抗(ipilimumab)+纳武单抗(nivolumab)治疗,但病情仍持续恶化,还出现了严重结肠炎等不良反应,期间更是因免疫疗法相关的神经系统病变(类似贝尔氏麻痹症)多次住院。雪上加霜的是,此时黑色素瘤已转移至腹部淋巴结。
为寻求新治疗方案,患者的临床团队先将病例提交至黑色素瘤委员会,后经骨髓移植委员会评估,患者年轻、无其他合并症、体能状态良好且肿瘤相对较小,确认其符合TIL疗法的所有临床标准。遂得以入组接受TIL细胞疗法治疗。
▲截图源自“Cleveland Clinic”
TIL疗法的治疗过程:从肿瘤取"兵"到回输杀敌,四步流程形成包围圈持续摧毁癌细胞
TIL细胞疗法是利用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等一系列操作后,再将制备好的细胞制剂,回输到患者体内,以诱使肿瘤细胞裂解,从而达到抗癌目的,主要治疗过程如下:
1)外科医生先切除患者体内的肿瘤,然后在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取1-4厘米切片送至实验室,用以分离出浸润淋巴细胞。
2)实验室中,将分离好的这些细胞,在含有白细胞介素2(IL-2)等因子的培养物中进行激活,从肿瘤中提取的TIL细胞被大量培养增殖,最终悬浮于静脉注射袋中待回输。
3)与此同时,患者入院接受为期三天的淋巴细胞清除化疗(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为TIL细胞回输做好准备。
4)随后接受一次性自体TIL细胞输注,并辅以IL2输注以激活TIL细胞、刺激其增殖。一旦TIL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它们就会寻找并摧毁患者的癌细胞。
▼TIL细胞攻击肿瘤组织示意图
▲图源“Science New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在实验室环境下培养大约一周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左图所示)数量显著增加,并逐渐向肿瘤组织聚集。这些TIL围绕癌细胞(右图中呈现的暗斑区域)形成一个包围圈,对肿瘤组织持续发起攻击,进而实现对肿瘤的有效摧毁。
TIL细胞疗法步步攻坚:让肿瘤持续缩小,患者两周康复出院
2024年8月,患者接受TIL细胞输注后反应良好,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仅两周便顺利出院,出院时状态良好并期待重返工作岗位。此后两次影像学扫描均显示肿瘤持续缩小:PET扫描对比(TIL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清晰呈现了病灶的消退趋势。随着TIL细胞在体内持续寻找并杀伤癌细胞,疗效预计将随时间进一步加深,临床团队也将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持续监测病情控制情况。
肿瘤内科医生Kennedy博士表示:“这位患者恢复得非常好。她多年来一直与疾病抗争,此前还经历过严重的治疗毒性反应。如今能接受TIL疗法治疗,并看到如此显著的恢复效果,真的令人振奋——这类疗法正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巨大希望”。
▲图源“Cleveland Clini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患者如何寻求TIL疗法帮助
目前,国内多家癌症中心已启动TIL细胞疗法临床实验,针对各类晚期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食管鳞癌、胆管癌等,进行临床招募。
想寻求TILs及其他国内外新抗癌新技术帮助的患者,可以先将治疗经历、出院小结、近期病理检查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看能否有机会获得免费治疗的机会!
晚期宫颈癌别放弃!LN-145 TIL疗法以44%缓解率+89%疾病控制率改写二线治疗困境
对于复发性、转移性或持续性宫颈癌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二线治疗中,化疗及近期获批的免疫疗法客观缓解率(ORR)仅为4%~14%。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过继细胞移植疗法已被证实,在部分复发性宫颈癌患者中可实现持久疗效,为长期疾病控制带来可能。
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公布了一项“应用LN-145TIL疗法,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NCT03108495)”。该研究纳入27例接受过至少一线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疗效可评估组),均接受二代LN-145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7岁,既往平均接受过2.6线治疗。
结果显示:该疗法客观缓解率(ORR)达44%,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9%,其中,包括1例患者幸运达到完全缓解(CR)、9例达到部分缓解(PR)。中位随访3.5个月时,12例患者中有11例维持治疗反应,且在更长随访期内,4例患者疗效进一步改善。
▲图源“ASC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总之,上述研究证实,LN-145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可控,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新选择。
TIL疗法为转移性乳腺癌带来曙光:50%患者肿瘤缩小,3~5年长期随访未复发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开展了一项TIL疗法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共纳入6例患者。入组后,患者在接受TIL治疗的同时,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以避免新引入的T细胞失活。
结果显示:50%的患者实现可测量的肿瘤缩小:其中1例患者至今无癌生存;另2例患者肿瘤缩小率分别达52%(治疗6个月后)、69%(治疗10个月后)。更为惊喜的是,经TIL治疗后,这些患者在3.5~5年内均未出现新发癌症。
研究中一例典型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学结果显示:2015年12月治疗前,肝脏(下左)和胸壁(上左)存在转移性病变(详见下图a);经免疫治疗后,2021年5月复查显示肿瘤完全消退,随访5年未出现新发癌症(详见下图b)。
▼该患者TIL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
国研之光!全球首款无需清淋TIL疗法GC101传捷报:晚期肺腺癌患者达部分缓解,肿瘤显著缩小36%
GC101 TIL是君赛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天然TIL细胞新药,其核心优势在于无需进行淋巴细胞清除预处理和白细胞介素-2(IL-2)注射,目前针对多种晚期实体瘤的临床研究正在推进中。
近期公布的一例典型案例显示,一位合并淋巴结、胸膜及骨转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既往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后病情仍持续进展,随后入组接受GC101 TIL细胞回输治疗。治疗期间,分别于回输后第6周、12周、18周、24周进行肿瘤影像学评估:第二次增强CT显示靶病灶缩小36%,最终达到部分缓解(PR);更令人瞩目的是,回输24周后,患者在未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下,肿瘤病灶仍持续缩小(详见下图)。
▼该患者在接受TIL回输治疗前、TIL治疗6周、12周、18周、24周的CT对比
▲图源“JUNCEL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难治性胃肠道肿瘤迎治疗里程碑:TIL疗法助两例患者肿瘤缩小或完全消退
近期,全球权威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报道了一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的里程碑式2期临床试验(NCT01174121)的振奋数据。
该研究共纳入91例难治性、错配修复功能正常的转移性胃肠道癌(包括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患者,这些患者此前已接受过中位数为4种的治疗方案,但病情仍持续恶化。
结果显示:TIL疗法显著提升了转移性胃肠道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及胆管肿瘤等均能发挥作用。其中两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
其中一例SEL-TIL+P组的直肠癌患者,治疗10个月时两处肿瘤均明显缩小。该患者虽合并肺部和淋巴结病变,但未在检查中显示相关进展。
▲图源“Nature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另一例SEL-TIL+P组的结肠癌患者,治疗后两处结节完全消退,其余结节在7个月时也持续变小。
▲图源“Nature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本质上仍属于免疫疗法,其抗癌原理是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相较于其他免疫细胞疗法,具有将患者自身肿瘤组织“变废为宝”的神奇功效,堪称实体瘤治疗领域当之无愧的抗癌黑科技。它既适用于早期癌症患者,可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又能作为晚期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手段,为癌症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值得关注的是,TILs细胞数量会随着肿瘤的进展而逐渐减少,并且在术后接受辅助性治疗(如放疗、化疗)时,不仅癌细胞会受到杀伤,体内的免疫细胞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建议患者务必珍惜这或许仅有一次的宝贵抗癌机会。在术前应积极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尽可能地保留新鲜的肿瘤标本组织,并联系专业机构对TIL细胞进行分离和冻存,做到未雨绸缪。
想寻求TILs疗法帮助或了解TILs细胞制备或冻存更多信息的患者,可将治疗经历、近期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报告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获了解详细的入排标准。
参考资料
[1]Jazaeri A A,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 adoptive cell transfer using autologous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LN-145) for treatment of recurrent, metastatic, or persistent cervical carcinoma[J]. 2019.
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19.37.15_suppl.2538
[2]Lowery F J,et al.Neoantigen-specific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 phase 2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5: 1-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627-5
[3]https://consultqd.clevelandclinic.org/case-study-first-patient-at-cleveland-clinic-treated-with-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therapy
[4]https://www.juncell.c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