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放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适应症和小细胞肺癌放疗适应症分别有哪些
大约有70%以上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接受放射治疗,而每100个被治愈的肿瘤患者中,就有40人是通过放射治疗获益的,但在国内因公众对放疗的认知不够充分,导致只有20%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有些患者甚至因此而错失了有效的治疗手段或治疗良机。
肺癌放疗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时,与手术、药物治疗一起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
不少人认为“放疗的副作用很大,就算有效,也会让身体很受折磨”,因此,让一部分患者对放疗产生了排斥心理 。事实上,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绝大部分的放疗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人们不必“畏射线如虎”。
在众多恶性肿瘤中,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和西方国家肿瘤死因的首位。在肺癌的治疗中放疗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各期肺癌,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大约有70%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减症性放疗以及预防性放疗等。肺癌的患者是否加入放疗,何时加入放疗都要根据放疗不同的目的来定!
肺癌一共分为Ⅰ、Ⅱ、Ⅲ、Ⅳ期,我们平时所说的早期肺癌是I期到Ⅱ期,Ⅲ期对应中期,Ⅳ期则是晚期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0%~85%,小细胞肺癌(SCLC)占15%~20%。
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适应症
1.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由于肿瘤较小,也没有淋巴转移,但如果患者存在不适合手术的情况(肿瘤位置不适合手术、高龄、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病、肺功能不全等其他不耐受手术病症)或者拒绝手术,可选择立体定向放疗(SBRT),数据显示,SBRT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的治愈率与外科手术相近,是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2.手术后发现淋巴转移或者切缘阳性的患者
①术后淋巴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术后发现病理切缘阴性而纵隔淋巴结阳性(pN2期),除了需要接受常规的术后辅助化疗以外,可加用术后放疗,由于部分患者身体耐受不了同时接受放化疗,建议先化疗再做放射放疗。
②术后切缘阳性
如果术后发现切缘阳性,建议同步接受放化疗,但如果患者身体耐受不了,就需要先做化疗再做放射治疗。注意,切缘阳性的患者,放射治疗应尽早开始。
3.局部晚期肺癌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指已伴有纵隔淋巴结(N2)和锁骨上淋巴结(N3)转移,侵犯肺尖部和纵隔重要结构(T4),用现有的检查方法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分期为III期。据文献报道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占非小细胞肺癌的60%-70%,占全部肺癌的50%左右。
这类患者通常肿瘤侵犯了重要结构,纵隔里有淋巴结,不建议直接手术治疗;有手术可能者,也是建议诱导放、化疗,等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建议的治疗方案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如果患者身体不能耐受则调整为先化疗后放疗的序贯治疗。
4.晚期肺癌
有广泛转移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部分可以在化疗的基础上做放射治疗,达到姑息减轻症状的目的。合理结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对患者可以起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慢疾病进程等作用。
当患者全身治疗获益明显时,可以考虑采用 SBRT 技术治疗残存的原发灶和(或)寡转移灶,争取获得潜在根治效果。
5.术后肺癌患者
手术后的患者也需要放疗“助一臂之力”,对于那些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复发、接受根治性手术完整切除后的术后病理提示,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提示有淋巴结转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疗可以将复发率从60%降低到20%~30%,并将其生存率提高5%。
小细胞肺癌的放疗适应症
1.局限期患者
I期患者建议手术加辅助化疗,术后建议做预防性脑照射(PCI)。II~III期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放化疗联合,可选序贯或同步化放疗,序贯治疗推荐先行 2 个周期诱导化疗后行同步化放疗。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也可行序贯化放疗。在胸内病灶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也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
2.广泛期患者
IV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建议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远处转移灶经化疗控制有效后加用胸部放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延长生存期;在化疗有效的情况下,做预防性脑照射也可以降低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风险。
但需要慎重考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需评估患者的精神认知情况,权衡利弊、充分沟通后确定。
内容来源:放疗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