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放疗,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放疗选择乳腺癌质子治疗可靠吗
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的首位,困扰着很多女性的健康和生活。为了不影响外观,保乳术成为很多乳腺癌患者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研究显示,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和复发率。作为新兴的放疗技术,质子治疗也成为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选择之一。那么,乳腺癌乳腺癌保乳术后再接受质子治疗是否可靠呢?今天小编带大家来分析一下。
1、质子治疗剂量优势明显,是新兴放疗技术的代表
质子治疗不同于普通X线光子放疗,它是利用去掉电子的氢原子核质子,质子质量是普通电子的1836倍,被加速到光速的0.7倍后能获得更大的能量,有明显的剂量优势,因此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更强,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另外,质子治疗的安全性取决于其特有的“布拉格峰”效应。质子束在进入人体后只有少量能量损失,在到达肿瘤组织后能量瞬间完全释放,对肿瘤组织造成爆破式杀伤效果,而肿瘤后方几乎不受质子射线损伤。并且通过设备控制可根据肿瘤组织不同形状雕刻质子束的形状,使质子束精准地照射到肿瘤部位。这种效应不仅能对肿瘤组织造成最大程度的杀伤,而且能很好的保护周围组织,显著降低第二原发癌的风险。
据统计,质子治疗可大大降低大多数疾病部位发生第二原发癌的风险,包括:
前列腺癌患者,风险降低82%;
头颈癌患者,风险降低58%;
随访5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风险降低38%;
在所有癌症患者中,风险降低69%。
因此,保乳术后选择质子放疗是绝佳的选择!
2、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质子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近日,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报告了一项前瞻性多机构队列研究,评估了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质子治疗后的不良事件(AEs)和临床结果,研究结果发表在发表于《The Breast Journal》上。
研究纳入了2012~2016年之间,接受乳腺癌保乳术+质子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8.1个月(范围为0~39.9个月)。患者接受质子治疗中位照射剂量为50.4 Gy/28 f相对生物有效性(RBE)(范围为42.5~54 Gy/16~30 f RBE),90%的患者肿块切除部位接受了剂量增强照射(中位剂量为10 Gy RBE,范围为5.4~16Gy RBE)。
随访期间,16例患者(20%)1级不良事件,其中大多数仅发生急性不良事件(13/16例),放射性皮炎最常见(15/16例)。
发生2级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占73%,其中大多数患者仅发生急性不良事件(56/60例);1例患者发生因曲妥珠单抗引起的晚期2级心包积液;最常见的2级不良事件是放射性皮炎(52例)和乳腺疼痛(25例)。
仅6例患者(7%)发生3级不良事件,包括1例(1%)放射性皮炎,1例(1%)乳腺疼痛,4例(5%)放射性皮炎伴乳腺痛;除1例仅有乳腺疼痛的患者外,其余均为急性不良事件。
以上结果证实,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质子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值得推荐。
3、体重指数(BMI)较高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增加
研究中,共58例患者(70.7%)发生≥2级放射性皮炎,5例患者(6.1%)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2例患者发生1级臂丛神经病变。无患者发生任何级别的肺炎。
共5例患者(6.2%)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体重指数(BMI)较高,发生1~2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BMI中位值为27.4 kg/m2,而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患者的BMI中位值为38.2 kg/m2(P=0.02)。
综上,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质子治疗耐受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选择。但对于体重指数(BMI)较高的患者,要警惕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放疗技术向着越来越精准、副作用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质子治疗就是新型放疗技术的代表,除乳腺癌之外,质子治疗在很多其他实体瘤的治疗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但是具体是否适合质子治疗,需要临床专家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病情进展、前期治疗情况综合评估,全球肿瘤医生网聘请国内外质子治疗专家为病友提供病例评估和咨询,患者可获得个性化评估建议。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质子治疗也将造福更多肿瘤患者,也许未来,质子治疗会使更多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